3 月 16 日,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,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 " 代办保险、代理退保 "" 黑中介贷款 "" 以房养老 "" 投资理财 "" 收藏投资 "" 养生保健 " 六类骗局。
典型 " 陷阱 " 一:" 代办保险、代理退保 " 骗局
" 代办保险 " 骗局: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对养老保险需求较大,但又不了解保险政策、不清楚办理程序的特点,谎称在社保局有 " 特殊渠道 ",可通过一次性补缴享受养老退休金,或通过挂靠公司虚构劳动关系、伪造年龄等方式为未参保人员补缴、代缴社会养老保险。老年人一旦支付大额款项,不法分子便音讯全无。
(资料图片)
" 代理退保 " 骗局: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得保单信息后联系老年人,通过诋毁保险公司产品、承诺更高收益,诱骗老年人退保,先收取高额手续费,待退保后再推荐老年人购买 " 其他理财产品 ",最后人走楼空。
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:保险政策要了解,退保投资要防骗。一是不信 " 偏门 ",办理各类保险业务一定去正规机构;二是不贪 " 小利 ",谨记 " 天上不会掉馅饼 ";三是多学习金融知识,了解金融产品的特征、办理流程以及金融常识,有效增强自身风险识别能力。
典型 " 陷阱 " 二:" 黑中介贷款 " 骗局
不法分子通过非法 " 小广告 ",声称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或个人信用贷款,一旦老年人与其联系,不法分子即以 " 手续费 "" 中介费 "" 保证金 " 等虚假理由要求老年人连续转款。有的不法分子还以需要老年人证明自己有还款能力为由,要求老年人先往骗子账户内存钱。
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:想要贷款或信用卡,正规渠道去办理。老年人若确有相关需求,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渠道申请个人贷款或获取信用卡额度,可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、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、使用金融机构官方手机 APP 等多种渠道进行咨询办理。金融机构有严格的授信条件和审批手续,不会通过非正规途径办理业务。
典型 " 陷阱 " 三:" 以房养老 " 骗局
不法分子打着 " 以房养老 " 的旗号,诱使老年人抵押房产以获得资金,再用所获资金购买所谓 " 理财产品 " 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。这种 " 抵押 - 借贷 - 理财 " 的方式操作流程繁、参与主体杂、投资风险高,老年人往往难以看清其中套路与风险。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一点,以老年人房产办理抵押借款,再将资金盗取使用乃至挥霍一空。一旦资金链断裂,老年人不仅无法获取收益、收回本金,还可能面临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。
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 : 赚钱买房多年功,抵押诈骗钱房空。正规的 " 以房养老 " 是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,即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。而不法分子所宣称的 " 以房养老 " 与国家试行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完全无关,只是假借国家政策名义为非法集资活动造势宣传,根本不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,而往往是 " 以新还旧 " 的庞氏骗局。
典型 " 陷阱 " 四:" 投资理财 " 骗局
不法分子打着 " 国家扶持 "" 政策补贴 " 等旗号,通过虚构投资理财项目、夸大投资收益,以 " 低风险、高回报 " 为噱头诱骗老年人投资。不法分子往往先让老年人 " 小额投资 ",然后按时 " 高额返利 ",进而引导老年人追加投资金额。一旦老年人大额投入,不法分子便消失不见。
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 : 投资理财 " 高收益 ",血本无归是结局。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,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 , 警惕各类标榜 " 低风险、高回报 " 的投资理财项目,切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。投资理财首先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,其次要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了解,多方查证,谨慎对待。要多与家人商量,对投资活动的真伪、合法性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判断,以防被不法分子蒙骗。
典型 " 陷阱 " 五:" 收藏投资 " 骗局
不法分子常用 " 限量发行 "" 高额回报 "" 绝世珍藏 " 等宣传语,吸引老年人投资一些所谓 " 收藏品 ",并许诺在短期内会帮助老年人将 " 收藏品 " 进行拍卖以实现 " 收益翻番 ",继而索要 " 展览费 "" 评估费 "" 公证费 " 等相关费用。其所谓的 " 收藏品 " 只是一些外表华美的工艺品或翻版印制的纪念钞,均不具备所宣称的高价值,也难以再次出售回本。
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:收藏投资门槛高,小心骗子设圈套。涉及收藏投资,如果推销者声称 " 藏品回购、短时间内升值、帮助出售变现 " 等,基本可以断定对方是骗子。真正的收藏品投资 " 门槛 " 较高,投资者应具备相应的收藏知识,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。
典型 " 陷阱 " 六:" 养生保健 " 骗局
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 " 怕生病 " 和迷信 " 专家教授 " 的心态,通过冒充专家身份,博取老年人信任。受骗的老年人往往抱着 " 试试看 " 的心态,选择花小钱信任所谓 " 专家 " 的 " 良药 ",在犯罪分子轮番 " 免费用药 " 等利益诱惑下,一步步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,最终蒙受损失。
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:保健偏方勿轻信,看病首选去医院。不迷信 " 偏方 ",不轻信所谓 " 专家 "。身体不适要去正规医院治疗,如确需购买保健品,要多与子女商量,通过正规渠道购买。
标签:














